Sunday, August 16, 2015

紀念品












在越南該買什麼樣的紀念品回家是個需要細細斟酌的問題,中華文化佔了越南文化的半壁江山,共產主義又奪取餘者十之八九。前者太熟悉,無法滿足對異邦文化的獵奇心態;後者代表性雖高,但過分歌功頌德的行為不為我所喜。這種陌生的越南深山部落的圖騰正好彌補前兩者的不足。

以上是po在Facebook裝逼騙like的

————————變身回屌絲中——————

寫blog嘛,當然不能短短幾行就謝謝收看啊(可是我之前寫過更敷衍的)。

越南的紀念品真的充滿中國元素,我買這個盒子的地方就有很多福祿壽啊龍啊或者貔貅的雕像。家母不喜歡我們旅行買些紀念品回家,覺得浪費錢,我想如果我買個小彌勒佛像回家她應該不會太反對吧,可是想想佛像馬來西亞就可以買了啊何必大老遠跑到越南來買,於是直接無視所有神仙龍鳳的雕像。

店裡也有一些越南傳統服裝的人像,可是還是擺脫不了華夏文明的影子,一個戴著斗笠的長須老漁翁就是典型的中國隱士的形象啊,至於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像就是那種苗疆少數民族的樣子,要是買回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去的不是越南是中國。

看著看著突然看中了一個雕滿原始圖騰的擺設品,但價格超出預算讓我下不了手,於是就找找類似但便宜些的然後就看中了這個盒子。其實盒子不大,就那種求婚戒指的盒子大小,擺在家裡也不太佔位子。

至於那種帶有胡志明肖像的紀念品就只有在胡志明的陵墓附近才會有,它們的消費群是越南的愛國子民和其他對無產階級革命抱有浪漫幻想的熱血青年,我又何必買回家來噁心自己呢?

Sunday, July 5, 2015

不期而遇


離商場前要繳停車費,才發現錢包裡零錢不夠,旁邊的影院又拒換零錢,於是又被迫繼續逛街強制消費。

走進大眾書局前本就沒有願望清單,大眾書局的商品近年越發不合我口味,店裡參考書心靈雞湯跟勵志書大行其道,口味確實大眾,若想找點小眾書籍就基本上來錯地方。之前常常抱著打發時間的念頭進去轉一圈然後空手而出,沒想到這次竟發現舒國治的書。

拿起書本,也不先看看內容,直接翻到最後查看出版社,近幾年大眾書局會買下台灣暢銷書的版權自行印刷,少了運費確實便宜許多,但心理上還是擺脫不了進口貨質量較好的迷信。此書乃台灣出版社印刷,遂合我意。

再翻翻內容,依舊是舒國治的文風。無意間翻到扉頁,竟有他的簽名。身為他的不忠實粉絲自然驚喜,仔細觀察簽名,確實是人手寫上而非印刷機的廉價複製。然此等幸運卻也讓我受寵若驚,舒國治非暢銷書作家,在大馬並非家喻戶曉,何以如此眷顧本地讀者?莫非此簽名乃某人惡作劇?若是真跡自然為書增值,若是惡作劇則成為了瑕疵。

立馬用手機搜索作者簽名,對比之下確有幾分相像,終稍感放心。

然而我的好奇心並沒因此而滿足,為了證明我的運氣,又拿起旁邊一本,是簽了名,再拿起一本,也被簽了名。如此一來並非我手氣好,是作者一口氣簽了好多本的結果。

沒有了限量品的光環確實可惜,但也沒因此忘了逛書局的初衷,拿著書本去結帳後,終於拿著零錢去繳了停車費。

至於舒國治為何簽了這麼多書還賣到馬來西亞來就不得而知了。

Tuesday, May 12, 2015

阿水‘s kaleidoscope 重啟

想不到我還會有回來的一天,距離上次發文竟然是兩年前了哈哈哈。兩年前我還是阿水,然後現在已經叫浚睿了,可是blog的名字還是remain阿水啦,比較親和,浚睿’s kaleidoscope感覺好假掰啦

從前曾敦促自己每個月發一篇,開了兩年的天窗也不知道總共欠了自己多少稿債

幾分鐘前才po了一篇文章,是兩年前寫到一半思緒便秘所以未發表的。上星期天宿醉後一時情緒低落又續寫了,原以為加上這兩年的感悟應該可以一氣呵成,誰知道又斷斷續續地寫了兩天才算勉強完成,該不會是我行文功力退步了吧

其實我並沒有忘記這塊地方,只是因為各種原因這幾年少了很多能夠沉思的時間,也自然少了很多有感而發的機會。還以為facebook的出現大家都不再經營blog了,可是還是能看見不少人逆著時代的潮流繼續經營自己的blog。直到不久前才發現facebook有自己的缺點,你po在blog的文字不會被facebook裡海量的訊息沖走,而且只要在google search一下就找到了。我不想以後自己的心情寫照跟牢騷就這樣消失在facebook的timeline裡,所以我回來了

離家

中學畢業後就再也沒有在家呆上超過兩星期,日子久了每次回來都會有點不適應。家會趁你人在異鄉時悄悄改頭換面,小至電器的新舊交接,大至家具位置的搬移,都在你的缺席下完成。又因為地址跟屋子結構不能隨意更動,於是家就成為一個陌生與熟悉並存的空間。

這些改變當然讓你驚喜,但瞬間的快感消逝後你必須訓練自己去適應它。你習慣從廚房拿盤子到飯廳盛飯,來到飯廳才意識到飯鍋已經搬去廚房。又或者新的電視或音響,它們的各種設定再怎麼人性化也總需要時間去熟悉,偏偏在你上手後又得匆匆離開,待你下次回來又要重新複習。就連舊電器也有新毛病,有時候需要這裡拍拍,有時候需要關機重啟,只有跟它朝夕相處的家人才能摸准它的脾氣,而你只能像個怕它爆炸的無知老人站在一邊看。

當家裡新的事物越來越多時,你開始覺得不安。這些年你在異鄉完成了學生到社會人士的身份轉變,又為了各種原因不停換公司跟居住地址。在經歷了這些變化後,你希望有某個角落是你不需要重新適應的,比如你的家,但當你回過頭來,家已經不是當初你離開時的樣子。

這時你才意識到,不止是你在離開它,它也在以自己的方式離開你,你們正以一種緩慢卻又追不上的速度彼此漸行漸遠。